返回

大唐:国库老鼠含泪走,我的私库堆不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17章夜半到姑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啊,不止是顾管家熟悉江南的生意,就连江南各大世家之间的关系我也是一清二楚,或许我能帮上一些忙。”

    听李想这么一说,顾芳芳顿时眉开眼笑。

    有了燕王的首肯,武媚娘总不能真的把自己赶走吧?

    就这样,在一群人的交谈中,船队顺流而下,一路无事,终于抵达了苏州。

    “燕王殿下,今日恐怕是来不及入城了,所以,今日便只能在此歇息一夜了。”

    冬日的夜来得早,太阳落得早,月亮也悄悄地爬上了天。

    顾芳芳对苏州也算熟悉,当船队沿着水路来到枫桥附近时,便提议在这里停下来休息一下。

    枫桥靠近阊门九里道,从西北方向来的旅人都要经过这里。

    这里虽然是郊外,却有几家简单的栈。

    李想和武媚娘都是有洁癖的人,与其住栈,还不如留在船上。

    “那我们先去枫桥休息一下,明日再进城。”

    虽然李想的地位很高,但如果因为他去晚了,让城卫军打开城门,那就太扎眼了。

    尤其是对方未必会开门,那就更尴尬了。

    或许多年后,人们还会拿这件事情当故事讲,告诉人们守城的士兵是多么的奉公守法,而他又是如何的嚣张跋扈。

    “王爷,我这就派人去附近的农夫那里,买些新鲜的蔬菜回来。”

    随着船渐渐稳定下来,刘谨也开始准备起来。

    有好吃的当然要吃的好。

    能睡个好觉,那是最好的。

    刘谨很清楚李想的这一点。

    李想最讨厌的,就是吃不到新鲜的食物。

    当然,他并不是不能吃干粮,只是觉得,既然有条件,干嘛要委屈自己?

    苏州和扬州之间,有一条运河相连,正常情况下,两天就能抵达。

    不过,李想坐的是快船,而且是顺水而行,只需要一天的时间,就能抵达目的地。

    当然,这也导致了船队在姑苏城过夜。

    这还是顾芳芳第一次和李想等人一起吃饭,这还是她第一次见到燕王府的厨师如此不凡。

    晚餐并不复杂,就是从河里抓来了几条新鲜的鱼,还有从附近农民那里买来的新鲜青菜。

    不过,就连娇生惯养的顾芳芳,也是忍不住赞叹了一声。

    “武郎君,这水煮鱼真是太好吃了,我还以为清蒸鱼已经很好吃了,没想到先炸一遍,再配上青菜、豆芽,味道还真不错。”

    顾芳芳虽然知道武媚娘是女儿身,但还是习惯性地叫了一声武郎君。

    武媚娘挣扎了几次都没有效果,这才作罢。

    “水煮鱼,我也觉得味道不错,只是王爷似乎有些不太满意。”

    武媚娘笑眯眯的看着李想。

    对李想来说,没有辣椒,总差点意思。

    可是,这件事该找谁去说呢?

    只能够等以后船队抵达南美洲后,再把这些东西给弄回来,然后再来一次万州烤鱼的滋味。

    “武郎君才高八斗,智计无双,今日又是月明星稀,不如我们吟诗作对,比个高低如何?”

    顾芳芳在江都县也是出了名的才女,经常参加各种诗会。

    现在吃过晚饭,离天亮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虽然夜风有些凉,但是众人穿的都很厚,所以并没有感觉到太大的寒意。

    “芳芳,若论诗词歌赋,你来找我,却是大错特错。”

    武媚娘心中一动,觉得正好趁此机会,让李想把自己的作品留下来。

    越是脍炙人口的诗词,其背后的故事也就越多。

    武媚娘很乐意看到更多关于她和李想的故事流传开来。

    “什么?那你让我去找谁?”

    “这不是有燕王吗?”

    李想看着武媚娘一脸坏笑的样子,无奈的摊了摊手。

    每次都有人劝他写诗,他都不喜欢。

    最重要的是,他现在已经过了需要这东西来装逼的阶段。

    不过,他自然得给武媚娘留点面子。

    好在江南历来就是文人墨的天下,而扬州,苏州,杭州更是其中最为出名的几个城市之一。

    而他们现在停靠的这座枫桥,便是其中之一。

    很多人能记得苏州的枫桥,就是因为这首诗。

    李想也不气,直接当起了文抄公。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船。”

    经典就是经典,尤其是在这种情况下,这首诗想不火都难。

    武媚娘和刘谨对李想写诗的速度已经见怪不怪了,但顾芳芳却是十分意外。

    自己都还没有来得及反应,便已经写完了?

    如果是别的东西,她还得怀疑是不是提前准备好了。

    可是,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这显然不是事

第1317章夜半到姑苏(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